收藏本站 河南雪松,雪松种植

陕西|植树造林综述 大河奔涌绿满川

8月16日,无人机拍摄的靖边县城旁的西草滩湿地公园。经过几十年的“防风固沙”治理后,如今的靖边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许多沙地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从荒山秃岭到绿满山川的蜕变。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陕西对黄河有多重要?

  

从府谷到潼关,黄河在陕蜿蜒700余公里。它的最大支流——渭河,滋润了八百里秦川,使关中平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在流经生态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后,大河掀开了泥沙俱下的序幕。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输沙量达16亿吨。

  

黄河难治,根在泥沙。

  

几十年来,陕西不断探索治理与保护黄河的路径: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健康小流域”研究……每一抹绿色的背后,都有一个艰苦卓绝的故事,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栉风沐雨的执着努力。

  

时光荏苒,绿进沙退。

  

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

  

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三秦儿女的共识。

  

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陕西勇担使命、奋勇前行。一曲新时代的黄河生态保护大合唱,正在澎湃奏响!



绿色涅槃 黄土高原换了人间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20世纪80年代,一首《黄土高坡》唱遍祖国大江南北,也唱出了黄土高坡人的辛酸和无奈。

  一年四季黄沙漫天。风沙一起,劳动成果顿时化为乌有……步步紧逼的黄沙激怒了黄土上辛勤耕作的人们,也唤醒了他们骨子里的倔强基因。

  他们发出千万次的问:到底该咋生存?

  20世纪末,在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精神号召下,吴起县开始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从延安走向全国。

  20年风雨无阻,20年绿染高原。如今,荒凉贫瘠的土地完成了林草丰茂的蜕变,筑起一道“绿色的丰碑”。仲夏,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景象,黄龙县界头庙镇西石林村的水保大户王长贵坚定地说:“我只要能走得动,就要让这片绿色不断蔓延下去。”

  延安北边的榆林市也没闲着。

  在榆林,席永翠与种树较了许多年的劲儿。

  1974年,包括席永翠在内的54名姑娘,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组成了治沙连。靠着一把铁锨、两只手,姑娘们与沙漠顽强搏击。

  8年的艰苦劳作,让席永翠的右手小拇指已无法伸直。可是,她无怨无悔。曾经,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她说,与沙漠搏斗可得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呀!席永翠回答:“等我老了,就把孩子送去治沙。”

  如今,席永翠兑现了承诺,把外甥女、侄女送到自己曾与风沙抗争过的地方。从原先的4425亩沙地,到如今的14425亩林地,40多年间,女子民兵们硬是将一块块飞沙走砾、荒无人烟的沙滩变成了林草丰茂、风光旖旎的绿洲

  扎根沙漠的不仅有女子民兵,还有三北防护林建设、淤地坝建设、小流域治理等治黄“秘笈”。多措并举下,黄土高原展现出无限生机,向世人诉说“陕西绿”。目前,陕西已累计退耕还林还草逾403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0.92%增长到43.06%,157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数字的背后,是一部壮丽的治黄史诗!


  

绿色探索 念好生态环保“紧箍咒”

  

泾河,黄河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东北角的高陵区马家湾乡陈家滩村,泾河在此汇入渭河。过去这里污水直排入河,水质如黑液般浓稠,“泾渭分明”处清浊不分。

  彻底的改变来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

  同年2月7日,我省印发《陕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方案确定了《陕西省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确保每一条河、每一段河都有人管。

  夏末秋初,车沿渭河大堤一路行驶,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四周绿树成荫,美不胜收。河边蓝色公示牌上,清晰地写着各级河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标注河长的职责。

  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泾河是流经此地最大的河流。现在,这里的各级河长手机上都安装了河长APP。通过这款APP,河长们能完整记录下巡河的起止时间、位置和距离。河水滚滚东逝,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渭河的模样仿佛更加“年轻”:水变清澈了,水鸟也变多了。

  在很长时间里,GDP成为考核干部最简便易行的标尺。在此背景下,权与法的冲突,剪不断理还乱,生态环境成了牺牲品。针对当前黄河流域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立规。《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继出台,《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得以修订,长期以来“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开始改变。

  考核。《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出台;全面启动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在国家要求的分类管理基础上,创新增加“清单管理”类别,让考核更加细化。

  执法。为了使环保执法突破行政干预,陕西在全国率先把县级环保局“上划”到市环保局;为厘清执法边界,陕西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坚决防范“一刀切”的通知》,严防环保“一刀切”。

  举一纲而万目张。陕西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制度短板日臻补齐,为全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完善贡献陕西力量。


  


绿色和弦 山水林田湖草一个不能少

  碧浪千层、芦荡婆娑、鱼禽嬉戏、草甸青翠,这是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这里,水、田、湖、塬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然而,几十年前的这里,却是一片盐洼地。多年来,盐洼地周边地下水资源被大量开采,大小排碱渠被堵塞、污染,鸟类四散而逃。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片废弃地也迎来了新生。大荔县申报立项,并进行清淤和补水,着力把盐洼地建设成为无污染的生态旅游观光地。

  如今,这里焕然一新,水质也得到极大改善。园区已经建成20余公里保护围栏、1000亩环湖林带等配套项目,安全健康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正逐渐成形。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陕西建立湿地分级体系,对湿地进行分级管理,有效改善养殖水和周边湿地水体,成为黄河保护的点睛之笔。这是永恒的生命之链,也是永恒的生命之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陆续在全球暴发和肆虐,人们禁不住发出“天问”: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人类逐水而居的历史告诉我们:人与河流,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滔滔黄河水,奔流万余里。似水流年里,荒山变绿、河水渐清,飞鸟重返、游人如织……共同组成了黄河生生不息的意象。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黄河,这条承载了民族光荣与苦难的河流,必将生机永续、壮美安澜,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记者 陈艳


河南雪松,河南蜀桧,优质雪松,优质蜀桧,雪松小苗,雪松基地,雪松种植,雪松绿化,全国发货,量大从优_河南万亩雪松基地13523966613 https://www.xuesongtree.com/

相关文章

+8613523966613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