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废弃矿山变身网红旅游打卡地,一片片农田长出绿色农产品,一个个村庄吃上生态饭……这是记者随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采访在浙江看到的情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浙江十余年久久为功,乡村产业坚守绿色底色,强化市场化思维、机制性探索,一幕幕故事生动诠释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老矿山焕发新生机
山峦苍翠,竹海绵延,来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矿山遗址公园,黑漆漆的石灰窑口已经长满绿草,来这里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很难想到,眼前这个清幽山谷竟是余村人掘出第一桶金的“挖矿宝地”。
“以前这里是矿山,卖的是矿石;如今成了景区,卖的是风景。”余村原党支部书记鲍新民道出了余村的变迁。
余村三面环山,农田只有38公顷,却拥有400公顷富含石灰石的山。靠山吃山,1977年村里开出第一个石灰矿,后来发展到3个矿场,还办起了水泥厂,全村一半以上的家庭有人在矿区务工。一幢幢新建的楼房拔地而起,余村摇身一变,成了年集体收入300多万元的富裕村。
不光余村如此,上世纪90年代,安吉县兴起了“采石经济”,一下子冒出了243家矿山企业。
钱袋子鼓了,余村人却高兴不起来——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河水污染。“老百姓、村集体富了,可代价太大了,绿水青山全没了。”鲍新民说。
余村人痛下决心关停矿厂,村集体收入一下降到了20多万元,很多村民失去就业机会,只好外出讨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余村华丽转身:对停采废弃的3个矿山,先后进行了修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对土地、矿山、竹林等集体资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成立了“两山”旅游公司。一个个项目建设,让山林绿了,也让工业遗址焕发新的生机。水泥厂旧址,复垦复绿后变为了五彩田园;冷水洞矿山遗址,原汁原味变身矿山遗址公园……
不卖石头卖风景。村民潘春林创办了村里第一家民宿——春林山庄,节假日山庄都能住满,工作日入住率也有六七成,“现在看来,转行真是转对了。”
有了好山好水好空气,去年余村的游客达90多万人次,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年人均收入近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521万元。
“最近又有人看上了矿山遗址和竹林,准备过来打造夜景旅游项目呢!”鲍新民兴奋地说。
小地块连片成农场,综合整治打开新空间
“这里以前都是荒地,没想到还真让我挖出了‘金子’!”在余姚市梁弄镇东溪村,东篱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国权正忙着采收灵芝。
2012年,孙国权回乡创业,“当时耕地少、地块碎,荒地排灌措施跟不上,每逢下雨都揪着心。”
梁弄镇推行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度,加强道路、灌溉设施和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孙国权搭上了这趟“快车”,投入资金改善地力,“施有机肥,用上以草治草技术,今年蓝莓亩产比去年高出了两成!”
土地集中连片,规模效益大幅提升。“我流转了170多亩土地,主要种樱桃、蓝莓、桑葚等水果,还建起了两个灵芝、桑黄种植大棚,一年有五六十万元收入!”孙国权兴奋地说。
一子落满盘活。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科科长范森升说,土地整理破解了区域土地利用碎片化、无序化和低效化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梁弄镇对土地化零为整,统一规划,建成了40余个水果采摘基地,去年吸引采摘游客50万人次,帮助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浙江陆域面积不算大,如何拓展发展空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黄志平介绍,全省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力争实现“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两年多来,整治区域面积114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9.61万亩,复垦农村建设用地2.91万亩。
乡村产业出路在哪里?杭州西湖区双浦镇绿色转型谋发展。2016年底,镇里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清理违规项目,修复污染的土地、河流。种粮大户周武群成立家庭农场,500亩水田“长”出一幅“鱼戏莲叶图”:“稻田画以农田为画布,水稻为颜料,无人机拍出的照片特别漂亮。”
绿色发展,让周武群的彩稻田有了新活力:“现在农田成了景区,天天有人来看。”最近,他又打算在田边搭个观景台,“这样游客观赏稻田画会更方便!”
青山绿水成绿色银行,农民端上新饭碗
一曲溪流一曲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57岁的曹国华停船靠岸,又送一拨客人上了岸。
曹国华从小生活在西溪村,提起以前的日子总会叹气:“上世纪80年代,家家户户搞养殖,污水直排,清澈见底的湖水变黑变臭。”
2003年,杭州市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外迁农居,封闭整治。经过科学修复和精心保护,好生态回来了。与10多年前相比,西溪湿地的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了Ⅱ类,水生植物增加了475种,鸟类增加了112种。
西溪湿地将区域内的原住民“请”回来,安排了导游、观光车驾驶员等服务岗位。“没想到划船成了吃饭的手艺!”曹国华成了摇橹船队负责人,一年收入5万多元,还有“五险一金”。
村里成立了西溪经济合作社,村民变成了股民。一年下来,他还能从合作社分红2万多元。周末,曹国华也闲不下来,他当起了“渔夫之旅”的导游,划船带着游客到村里的菜园,采摘时令蔬菜。
绿水能生财,青山也能生金。林木葱茏,青山环抱,在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的竹山茶海里,藏着湖州慧心谷绿奢度假村。
度假村创始人李耀强介绍,项目占地300亩。按照依山就势、点状布局、垂直开发的“坡地村镇”政策,项目得以顺利落地——通过采用低密度、点状供地方式,建设用地面积降到了11亩,茶园、竹林等以租赁形式使用,“一举两得,既降低了建设成本,也节省了用地指标。”
竹林里“长”出来的项目,更注意保护生态。“好生态是卖点,必须保留原有的特色,房屋依势而建,采用架空、木结构拼装而成,现在山水、竹林、村舍真的融为了一体。”李耀强说。
“5年前村里没有一家农家乐,现在开办了50多家。”妙西镇妙山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林说,在度假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当上老板,土特产成了抢手货。“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就卖出了8000多块钱的土鸡蛋!”农民冯爱英乐呵呵地说。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农旅融合带来新机遇。“在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将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山坡地作为城镇、农村、旅游观光以及绿色产业建设用地,减少各类建设对平原优质耕地的占用。”黄志平说,经过探索与实践,“坡地村镇”政策已由单一的土地利用创新,转变成建设美丽乡村和培育美丽经济的助推器,一大批乡村旅游项目在浙江乡村落地。黄志平说:“要继续创新机制,不仅要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还要努力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记者 常 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