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中国“天网”集结完毕,星耀全球。
一个多月以来,“北斗”四处出手,不仅“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而且在林业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北斗护林,安全快捷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的150名生态护林员用上了“北斗巡护手持终端”。
北斗巡护手持终端外形似手机,配置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防水、防摔、防雷击的特点,适用于野外作业。
每一位护林员的位置都能在终端系统上准确体现,护林员可以通过终端向指挥中心发送信息、打电话,完成森林火灾、病虫害、森林资源情况等实时数据的采集和上报。
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与护林员互动,对巡护工作实时监管和现场调度,大大提升森林资源管护和林业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北斗预警,化险为夷
北斗系统由55颗卫星组成,静态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对可能发生的滑坡、水位暴涨等险情进行预警。
7月6日下午,湖南省石门县突发70年以来最大规模山体滑坡,一座小型水电站和百亩农田被吞没,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灾情发生之先,石门县就已接到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发布的橙色预警,当地14户33人安全撤离。
无独有偶,7月11日晚11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也发出了滑坡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组织避险,避免了当晚突降暴雨导致局部滑坡造成人员灾害。
目前,江苏、贵州、广西、四川等地纷纷建立了基于北斗的灾害监测系统,北斗成为了灾害预警的硬核“神器”。
北斗助农,精准高效
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的棉花生产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利用植保无人机给棉田喷洒农药。
北斗系统提供的定位服务,让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农药喷洒更加均匀,即使是晚上也能够照常作业。以前300亩棉花打药一次需要6个人工作2天,现在用植保无人机半天就可以完成。
7月4日,在乌鲁木齐110千伏河南东路变电站,国家电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建成新疆首个电力北斗地基增强基站。
这类基站以北斗位置服务为核心,定位精准度从普通定位的米级提升至动态厘米级或者静态毫米级。可广泛用于无人机巡检、杆塔变形监测等方面,为电力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这些年,天空之上的北斗一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大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就启用了北斗导航支持的无人驾驶车,用于部分地区的生鲜、外卖配送。
今年的珠峰高程测量,就应用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精度已达2.5毫米。
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解放军和武警各装备方队的整齐划一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实也是通过北斗+5G的高科技支持。
未来的北斗应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