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成林面积占全球同期增绿面积的4%以上。
改善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项伟大创举。退耕还林绿了山川、富了百姓,为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夏,江西省瑞金市日东乡赣源村满山披绿,生机盎然。山上种植着油茶,山腰经营着脐橙,山下则是桤木、枫香。近年来,赣源村因地制宜优化种植业结构,退耕还林223亩,92户农户因此受益。“退耕前,这里全是荒山荒坡。如今山也绿了,百姓的日子也好了。”村民黄昆禄共种植桤木、枫香2.8亩,如今林地枝繁叶茂,生态优美。黄昆禄告诉记者,他已获得第二轮退耕还林补助,第一轮补助每年每亩230元,第二轮补助每年每亩125元。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灾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退耕,种上树和草。
退耕还林主要安排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地区,安排在15度以上坡耕地尤其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2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174亿元,完成造林面积占同期全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5%,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多百分点,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在陕西延安,退耕还林还草让昔日“山是和尚头、水是黄泥沟”的黄土高坡变成了山川秀美的“好江南”,实现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在贵州省铜仁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种植在石头山上的桃树、李树,让石旮旯、荒山坡变成了丰收果园;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双山坪,退耕还林在全区增加了11.3万亩生态林,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20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按照2016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当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38万亿元。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绿化固碳增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绿染神州大地,让一片片濯濯童山变成秀美山川。
惠民工程:从越垦越穷到林茂粮丰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最高峰羊峰山下,万亩油茶林连绵起伏,成为石堤镇羊峰、青龙、狮子、毛土坪村民的致富林。
退耕还林使传统农用坡耕地资源大幅减少,林下可利用空间大面积增加。在政府引导和龙头企业带动下,当地群众利用丰富林业资源,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等林下经济产业,实现了脱贫增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涉及全国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435个县。白皮书显示,20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政策直补农户的同时,通过机制创新和模式推广,培育了优势资源,发展了特色产业,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和精准脱贫。
数据显示,全国4100万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1.58亿农民直接受益,截至2019年年底退耕农户户均累计获得国家补助资金9000多元。
2016至2019年,全国共安排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任务3923万亩,占4年总任务的75.6%。据监测,截至2017年年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覆盖率达31.2%,工程扶贫作用显著,一些地区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粮食生产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许多地方走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实现了地减粮增、林茂粮丰。
可持续工程: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20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确保我国在全球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和人工林保存面积长期处于世界首位作出重要贡献。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9年研究结果,2000至2017年全球绿色面积增加了5%,其中我国绿色面积净增长和净增长率均排名全球首位,绿色面积净增长面积占全球净增长总面积的25%。根据同期数据推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贡献了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的4%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退耕还林,让农民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以前老百姓砍树种粮,现在经常有老百姓主动找我们要树苗。”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林业站站长谭红兵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退耕还林退出的是广大农民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还上的是文明绿色的发展理念。
面向未来,白皮书指出,目前退耕还林还草也面临不少问题与矛盾。我国人口基数大,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相对紧张,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落地困难;补助、补偿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已实施工程的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巩固成果长效机制还需健全。
专家指出,新形势下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要求,统筹谋划好退耕还林还草顶层设计;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指导原则,妥善解决好还什么、怎么还、如何补的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多元共生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多样化的产品供给;要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防止“轻保护”和“唯保护”两个极端,在确保生态目标的前提下,兼顾百姓的长远生计和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