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今年实施八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
持续完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
向荒山要绿色 向森林要效益
今年,将通过实施八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8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营林抚育面积35万亩
经过多年的修复治理和绿化工作,唐山南湖景区所在地由采煤塌陷形成的“工业疮疤”,变成碧波荡漾、鸥鹭翔集的“天然氧吧”,成了旅游休闲胜地。河北日报通讯员王子一摄
日前,唐山市出台《2021年国土绿化实施方案》,明确唐山市今年将通过实施八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8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营林抚育面积35万亩,持续完善优化全市森林生态系统。
作为百年工业重镇,国土绿化行动是唐山市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唐山市大力实施多项造林绿化工程,森林城市建设和“生态唐山”建设持之以恒。2019年,唐山市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
今年是“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唐山将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优的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今年,我们造林绿化的重点是,向荒山要绿色、向森林要效益,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形成布局合理、绿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绿化格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真正做到让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人民增福。”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业局局长韦远东表示。
●生态修复,让荒山披绿、矿区复绿
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唐山市,曾凭借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获得大发展,但也一定程度破坏了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伤疤”。
为此,唐山市自2013年起,对所有露天矿山停产整治,环保不达标的依法关闭取缔,并逐渐开始对废弃矿山迹地进行生态修复。2019年和2020年,共完成修复762处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治理面积达33681亩。
按照2021年可绿化荒山全部绿化的要求,结合第三方实际测量,全市今年将完成荒山造林面积19.56万亩。
为核实核准未绿化荒山面积,唐山市聘请第三方勘测机构逐小斑块、逐地块摸清荒山底数。在此基础上,实施山区综合开发,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并重,春季、雨季联动,因地制宜选择多种整地方式和造林模式,积极推行郝式造林法等先进造林技术,推进宜林荒山应绿尽绿、提质增效,并重点做好迁西、迁安、遵化、滦州、玉田、丰润、开平、古冶等范围内的荒山绿化工程,打造山区综合开发亮点。
让荒山披上绿色,除了加大种植力度外,还需要做好封山育林,对高山远山及未成林地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等形式进行封山育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同时,做好封育区禁牧工作,保护好封育成果。全年将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
把破坏的生态还回去,让矿区复绿。本着这一理念,今年唐山市将按照“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景则景”的原则,对各种矿区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全年将完成绿化面积3.79万亩。
今年,唐山市将坚持应绿尽绿,对141处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236家持证经营性矿山、107家废弃料场(尾矿库)等实施生态修复绿化。其中,统筹谋划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生态治理与土地整理、产业开发,突出造林增绿,扩大造林面积,对不具备市场开发条件的,由属地政府负责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建设绿色矿山,消灭裸露区域,努力实现废弃料场(尾矿库)应绿尽绿。
与此同时,唐山市不断深化南湖、唐山花海综合治理经验,对村庄、企业搬迁腾退空间、厂区周边道路、矿区内闲置土地、废弃堆料场以及因塌陷受损的原有林地等,积极开展造林绿化。
●加强经营,释放“绿色”综合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唐山市2021年国土绿化实施方案确定实施的八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中,沿海拓绿工程、森林提质工程都注重拓展森林内涵,释放“绿色”综合效益。
据统计,唐山市沿海地区有未利用地16.45万亩。因此,唐山市要让这些地域覆上绿色,大力实施沿海拓绿工程,今年计划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
然而,沿海地区盐碱度大,增加了造林难度。为此,唐山市对于轻度盐碱荒地,积极推行客土整地和选用白蜡、柽柳等抗盐碱树种实施绿化;对于中重度盐碱荒地推行芦苇、碱蓬等适生植物,提高绿量。
沿海林带既具有生态功能,又具有防护减灾功能。在造林过程中,唐山市将对现有沿海基干林带进行加宽,断带处填空补缺,对低效林带进行改造更新。同时,在乐亭、滦南、曹妃甸、丰南等沿海地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沿海农田林网建设,使防护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90%,构筑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沿海防护减灾林带。
造林只是基础,全面加强森林经营,才是促进森林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林业生产力的关键。
在唐山市森林提质工程中,将开展中幼林抚育。各县(市、区)针对近4年内新植的中幼龄林,合理确定抚育范围,通过人为干预抚育措施,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全年完成抚育面积33万亩。同时,对退化较为严重、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退化林,采取修复措施,控制损失,提升森林质量,全年完成退化林修复面积1.5万亩。对燕山地区的灌木林地,结合荒山绿化和山区综合开发,通过近自然改造、割灌造林、改培复壮等措施,组织实施灌木林经营,全年将完成经营面积0.5万亩。
●“见缝插绿”,把“绿”植进每个角落
在不断扩大绿化覆盖面过程中,村镇、企业、城市是绿化突破的关键。
唐山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全市所有村庄进行增绿提升,全年计划完成造林面积1.57万亩。其中,重点结合国家、省、市森林村庄建设,开展村内游园绿地、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建设,打造美丽庭院和绿美街道,并大力开展四旁绿化,打造绿美村庄,有条件的村庄积极组织环村林建设,确保林木覆盖率山区村达到35%以上、平原村达到30%以上、沿海村达到25%以上。今年,全市将建设市级森林小镇5个,市级森林村庄200个,并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5个以上,争创国家级森林乡村5个以上。
村镇植绿,也要让企业扩绿。唐山市进一步明确企业绿化主体责任和生态建设责任,重点做好以首钢迁安矿业、开滦、唐钢、河北矿业司家营铁矿、金隅冀东等1700余家规上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全年计划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
“见缝插绿”是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造林绿化的典型模式,唐山市将在全市推广该模式,坚持厂区内“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并在具备条件的厂区外非耕地区域,建设宽度适宜的环企林带,打造环企生态屏障。同时,要求大型钢铁、水泥、煤炭等企业在荒山和沿海地区积极开展异地碳汇造林,置换环境容量。今年内,唐山市将启动绿色企业争创活动,创建绿色企业100家。
今年唐山市将大力实施城市增绿工程,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
按照居民出行“500米见园、300米见绿”要求,唐山市加快推进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及小游园、“口袋公园”建设,并积极推进以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为重点的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根据实施方案,今年唐山市平原区县城四周300米范围内宜林地段将全部绿化,山地丘陵区县城四周500米范围内宜林地段全部绿化。
记者王育民
持续完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
向荒山要绿色 向森林要效益
今年,将通过实施八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8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营林抚育面积35万亩
经过多年的修复治理和绿化工作,唐山南湖景区所在地由采煤塌陷形成的“工业疮疤”,变成碧波荡漾、鸥鹭翔集的“天然氧吧”,成了旅游休闲胜地。河北日报通讯员王子一摄
日前,唐山市出台《2021年国土绿化实施方案》,明确唐山市今年将通过实施八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8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营林抚育面积35万亩,持续完善优化全市森林生态系统。
作为百年工业重镇,国土绿化行动是唐山市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唐山市大力实施多项造林绿化工程,森林城市建设和“生态唐山”建设持之以恒。2019年,唐山市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
今年是“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唐山将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优的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今年,我们造林绿化的重点是,向荒山要绿色、向森林要效益,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形成布局合理、绿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绿化格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真正做到让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人民增福。”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业局局长韦远东表示。
●生态修复,让荒山披绿、矿区复绿
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唐山市,曾凭借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获得大发展,但也一定程度破坏了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伤疤”。
为此,唐山市自2013年起,对所有露天矿山停产整治,环保不达标的依法关闭取缔,并逐渐开始对废弃矿山迹地进行生态修复。2019年和2020年,共完成修复762处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治理面积达33681亩。
按照2021年可绿化荒山全部绿化的要求,结合第三方实际测量,全市今年将完成荒山造林面积19.56万亩。
为核实核准未绿化荒山面积,唐山市聘请第三方勘测机构逐小斑块、逐地块摸清荒山底数。在此基础上,实施山区综合开发,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并重,春季、雨季联动,因地制宜选择多种整地方式和造林模式,积极推行郝式造林法等先进造林技术,推进宜林荒山应绿尽绿、提质增效,并重点做好迁西、迁安、遵化、滦州、玉田、丰润、开平、古冶等范围内的荒山绿化工程,打造山区综合开发亮点。
让荒山披上绿色,除了加大种植力度外,还需要做好封山育林,对高山远山及未成林地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等形式进行封山育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同时,做好封育区禁牧工作,保护好封育成果。全年将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
把破坏的生态还回去,让矿区复绿。本着这一理念,今年唐山市将按照“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景则景”的原则,对各种矿区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全年将完成绿化面积3.79万亩。
今年,唐山市将坚持应绿尽绿,对141处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236家持证经营性矿山、107家废弃料场(尾矿库)等实施生态修复绿化。其中,统筹谋划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迹地生态治理与土地整理、产业开发,突出造林增绿,扩大造林面积,对不具备市场开发条件的,由属地政府负责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建设绿色矿山,消灭裸露区域,努力实现废弃料场(尾矿库)应绿尽绿。
与此同时,唐山市不断深化南湖、唐山花海综合治理经验,对村庄、企业搬迁腾退空间、厂区周边道路、矿区内闲置土地、废弃堆料场以及因塌陷受损的原有林地等,积极开展造林绿化。
●加强经营,释放“绿色”综合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唐山市2021年国土绿化实施方案确定实施的八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中,沿海拓绿工程、森林提质工程都注重拓展森林内涵,释放“绿色”综合效益。
据统计,唐山市沿海地区有未利用地16.45万亩。因此,唐山市要让这些地域覆上绿色,大力实施沿海拓绿工程,今年计划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
然而,沿海地区盐碱度大,增加了造林难度。为此,唐山市对于轻度盐碱荒地,积极推行客土整地和选用白蜡、柽柳等抗盐碱树种实施绿化;对于中重度盐碱荒地推行芦苇、碱蓬等适生植物,提高绿量。
沿海林带既具有生态功能,又具有防护减灾功能。在造林过程中,唐山市将对现有沿海基干林带进行加宽,断带处填空补缺,对低效林带进行改造更新。同时,在乐亭、滦南、曹妃甸、丰南等沿海地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沿海农田林网建设,使防护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90%,构筑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沿海防护减灾林带。
造林只是基础,全面加强森林经营,才是促进森林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林业生产力的关键。
在唐山市森林提质工程中,将开展中幼林抚育。各县(市、区)针对近4年内新植的中幼龄林,合理确定抚育范围,通过人为干预抚育措施,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全年完成抚育面积33万亩。同时,对退化较为严重、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退化林,采取修复措施,控制损失,提升森林质量,全年完成退化林修复面积1.5万亩。对燕山地区的灌木林地,结合荒山绿化和山区综合开发,通过近自然改造、割灌造林、改培复壮等措施,组织实施灌木林经营,全年将完成经营面积0.5万亩。
●“见缝插绿”,把“绿”植进每个角落
在不断扩大绿化覆盖面过程中,村镇、企业、城市是绿化突破的关键。
唐山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全市所有村庄进行增绿提升,全年计划完成造林面积1.57万亩。其中,重点结合国家、省、市森林村庄建设,开展村内游园绿地、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建设,打造美丽庭院和绿美街道,并大力开展四旁绿化,打造绿美村庄,有条件的村庄积极组织环村林建设,确保林木覆盖率山区村达到35%以上、平原村达到30%以上、沿海村达到25%以上。今年,全市将建设市级森林小镇5个,市级森林村庄200个,并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5个以上,争创国家级森林乡村5个以上。
村镇植绿,也要让企业扩绿。唐山市进一步明确企业绿化主体责任和生态建设责任,重点做好以首钢迁安矿业、开滦、唐钢、河北矿业司家营铁矿、金隅冀东等1700余家规上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全年计划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
“见缝插绿”是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造林绿化的典型模式,唐山市将在全市推广该模式,坚持厂区内“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并在具备条件的厂区外非耕地区域,建设宽度适宜的环企林带,打造环企生态屏障。同时,要求大型钢铁、水泥、煤炭等企业在荒山和沿海地区积极开展异地碳汇造林,置换环境容量。今年内,唐山市将启动绿色企业争创活动,创建绿色企业100家。
今年唐山市将大力实施城市增绿工程,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
按照居民出行“500米见园、300米见绿”要求,唐山市加快推进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及小游园、“口袋公园”建设,并积极推进以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为重点的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根据实施方案,今年唐山市平原区县城四周300米范围内宜林地段将全部绿化,山地丘陵区县城四周500米范围内宜林地段全部绿化。
记者王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