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强大的农业基础是构建大国实力的必不可少元素。印度,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在经历工业、信息化以及互联网的改造下,现代农业以及粮食生产面貌究竟如何?

印度农业基本情况
印度GDP增长速度不俗,官方预计将2016-2017印度GDP年度增长达到7.1%,印度的国内农业生产总值预计将增长4.1%,达到1.11兆卢布,约16,400亿美元。
农业、渔业和林业是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重要的贡献者,在2016年达到总额的17.3%。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印度粮食谷物产量预计达到27200万吨,比上一年度增加2200万吨。
2017年,印度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加资金投入,预计2017年度的拨款总额同比增长24%,达到1,872.23亿卢比,约281亿美元。政府还将向农户提供30万卢比约4,500美元的短期作物贷款,每年补贴利率为7%,同时还会给农民提供3%的额外奖励。
自2000年开始至今,印度的农业服务业以及农机行业也吸引了不少外资,其中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3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农业成就
印度一家网站曾经列举一组数据“你所不了解的印度8个农业现实”,其中农业数据如下:
1、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农业生产国,2013年,印度是全球第七大农产品出口国;
2、农业部数据,2013年-2014年,印度小麦产量达到9560万吨;
3、 印度农户熟悉高科技本领,会使用互联网以及智能电话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天气发展;
4、 印度农民一身多职,除了打理农作物之外,他们还通常扮演农具机械维修,气象预报员,兽医,农产品商,农产品营销人员以及科学家种种角色。
5、 2013年,印度通过商务服务赚取了260亿美元,而印度仅通过农产品贸易就获得230亿美元,这意味印度的农产品经营价值几乎同IT行业一样重要。
6、 印度的有机农业延续了传统的种植生产方式,保证生产的产品“原汁原味”;
7、 印度农户平均耕地水平5英亩;
8、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国,还是全球棉花最大的出口商之一,印度的棉纺织品出口到了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

综合各种数据来看,投入50%的劳动力,而取得的GDP产值仅有17%,想来这样的投入产出必是尚未发挥印度农民一专多才的结果。1951年印度农业对GDP的贡献达到了50%,远远高出目前17%的水平。有部分网友质疑官方数据,认为印度的经济发展中,对农业的依附度甚至可能达到75%。农业仍旧是印度重要的产业和经济支柱,虽然缺乏足够可自豪的事实。
印度朋友引以自豪的小麦产量,也不过是和我国一年进口的大豆量相当。某项农产品能够卖到美国或欧洲的讨论,只是我国80年代饭后话题。现代农业的魅力远不止如此。

印度新德里,一名来自拉贾斯坦邦的农民在一场反对土地法案的抗议集会上上吊自杀。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中心(NCRC)的数据,2012年有13754名农民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在数量最多的2004年,则有多达18241例农民自杀。印度近30年来有59000名农民的自杀与气候变暖有关。

印度独立后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但法令政策并未认真执行,土地所有权仍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印度农民户均1.15公顷土地,85%的农户家庭土地低于2公顷,这种小农经济与中国十分类似。同时灌溉系统、配套服务的不足使印度农产品产量较低(平均收益水平是世界最高水平的30%-50%),交通欠发达也使得农产品流通不发达。

尽管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大部分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去城市寻找生计。过去十年UPA政府统治期,只有1500万个新创造就业岗位提供给这群人。
印度农村人口分成两类 —— 无地农民(家庭拥地< 1公顷)以及有地农民(家庭拥地>1公顷)。前者占印度农民人口超过70%,一般通过给人打工种别人的地拿工资为生,又被称为“雇农”。印度在过去2014、2015年的经历了旱灾,终于在2016迎来了充足的雨量。

印度,是世界上农民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印度农民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农业投资不足、抗风险能力低下、农民信贷困难、农村社会落后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印度版三农问题”。

印度农民持木棍躺着"晒太阳" ,祈求五谷丰登。

印度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80%的人口以农业为生。

农民很容易因为偶然的自然灾害就倾家荡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种植高度商品化经济作物的农民——比如棉农——常常也有最高的自杀率。破产和负债是导致农民自杀的主要因素。印度近30年来有59000名农民的自杀与气候变暖有关。

印度特里普拉邦农民骑着自行车运送草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