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山地过渡地带。
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哺育了这里历史上的“林如瀚海马如豆”。但其后的过度攫取,也曾导致这里“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如今,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这片120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海,阻挡着风沙南侵,成为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其建设者们获得代表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
这片森林的消失和重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自然密码?
夏日塞罕坝 新华社发 陈晓东摄
●森林的回归
消失的天然名苑
塞罕坝的名字,是蒙古族与汉族两个民族语言的结合,意为“美丽的高岭”。
历史上这个“美丽的高岭”有多美?
或许,我们可以从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窥见一斑。
澹泊敬诚殿,俗称楠木殿,作为整个避暑山庄的主殿,却并无雕梁画栋的金碧辉煌,而是完全保留了金丝楠木的本色。这种低调的奢华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独树一帜。
鲜为人知的是,300多年前这座大殿始建之时,采用的却是松木结构,其所用木材大多来自向北100多公里以外的围场、丰宁坝上地区。
坝上地区在商周时称为“鬼方”。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地区的东胡游牧部落扩张至此。史书记载,当时紧邻塞罕坝的丰宁坝上有“巨松如云”,古称“豪松坝”。
当时,这里的森林植被与东北大小兴安岭相近,生长着以落叶松为主兼有云杉、白桦、白杨、蒙古栎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
直至1019年辽圣宗颁布“驰采木之禁”的命令时,承德坝上原始森林尚未破坏,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当时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为皇帝狩猎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巡幸塞外,更是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决定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木兰围场”。
今天的塞罕坝,处于木兰围场的核心区域内。选定此地作为皇家猎场,既是看中了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客观上又对林木资源进行了保护。
彼时的塞罕坝景色如何?
清光绪年间《围场厅志》记载:“落叶松万株成林,望之如一线,游骑蚁行,寸人豆马,不足拟之。”时人诗句“木兰草最肥,饲马不用豆。”勾画出了木兰围场草肥林茂的自然环境。
在清朝鼎盛时期,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后花园,一座声名显赫的皇家猎苑。然而,此后的百年间,这座“美丽的高岭”却逐渐黯然失色:
为了修建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仅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九年(1768年—1774年)的七年间,清政府就从围场砍伐古松34万株。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统治逐步衰落,“木兰围场”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之后,清政府大量招户采伐树木,林木资源一次次遭受掠夺。
1932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承德,又对这里的森林资源进行了洗劫……
塞罕坝的天然林遭受重创,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长驱直入,推动流沙不断南移。
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美丽的高岭”已经退化为高原荒丘——“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从地理位置上看,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而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浑善达克沙地的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北京的海拔为43.71米。
如此一来,浑善达克沙地犹如高悬在华北平原之上的一个大沙堆,风沙扑来,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处向下扬沙子。
有历史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
老舍先生曾在《北京的风》中描写: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嚎地吹来,天昏地昏,日月无光……桌上、炕上,落满了腥臭的灰土,连正在熬开了的豆汁,也中间翻着白浪,而锅边上是黑黑的一圈。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19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掀起了一场国有林场建设的高潮。当时河北省开始在各地兴办国营林场,承德地区行政公署和围场组建的林场最多。那时候,现在属于塞罕坝机械林场范围内的阴河林场、大唤起林场先后开始起步。
对于重要沙源坝上地区,当时的国家林业部一直在筹划在河北的张家口或承德地区建设一个百万亩规模的防护和用材基地。
这个大型林场落在哪里,经过了一番论证。
1961年,10月的塞罕坝,寒风吼叫,大雪漫舞。
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刘琨,率队策马行走在冰天雪地的坝上。刘琨一行,正是为给林场选址。那时候,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大面积沙丘上,除了阴坡、水泡子和湿地边缘有零星的天然次生林外,不少地方已成了白沙裸露的荒漠。
整整在荒原上跋涉三天后,刘琨他们终于在康熙点将台的石崖下,发现了天然落叶松的残根。
有残根?这个线索让刘琨顿时喜出望外,决定继续寻找。最后,竟然在荒漠的红松洼一带,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一棵松”的塞罕坝功勋树。
刘琨认为,这棵松树当时少说有150多年树龄,它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
“当时国家林业部最终决定在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河北省林科院党委书记王玉忠说。
塞罕坝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无疑是首选要素。
从地形图上看,塞罕坝属于坝头地区,东南来的湿润气流,在这里二次爬坡,形成一个相对多雨带。从气候水文条件上看,塞罕坝地区年降水量490毫米,属寒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所处区域地形又较为平坦,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蓄积,所以地下水补给充沛。
从土壤条件来看,塞罕坝地区的土壤大体分为六大类:棕壤、灰色森林土、草甸土、风沙土、沼泽土及黑土。其中,灰色森林土占比较大。
灰色森林土是温带森林草原土壤植被下形成的土壤,通体质地较轻,一般为沙质壤土到粘壤土,属于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类型。
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可混生落叶阔叶林和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林。
古文献记载、天然落叶松残根和“一棵松”的发现,为塞罕坝可以种树提供了证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现实优势,让塞罕坝最终成为大型林场的选址地。
1962年2月14日,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
塞罕坝的重生,由此开始。
上世纪80年代,塞罕坝上“一棵松”(资料片)
当树苗遭遇高寒
2018年7月,塞罕坝东部的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典型的“五花草甸”之上,一棵20多米高的大树从绿色地平线上兀自拔地而起,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当年被刘琨拥抱的“一棵松”。
如今,“一棵松”树身被无数路过的人自发用石块围了起来。树干上缠满的红丝带,则寄托起当地人和游客们各自的期盼。
“一棵松”不仅给了塞罕坝人能在荒原上种活树的信心,还为当时在塞罕坝究竟应该种什么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森林-草原交错带,塞罕坝本身也可视为生态交错带。这里的植被原始群落主要以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灌丛植物为主。其中,塞罕坝原始落叶针叶林为华北落叶松林,也是这一区域原始森林的建群种。
其实,在塞罕坝七星湖北边,就有一片天然次生的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的混交林,这正说明了人工种植本地的乡土树种更容易存活,这也是塞罕坝当地植被的顶级群落,也就是最稳定的群落。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最初的建设者们,最终选定了三个主要树种:华北落叶松、云杉和樟子松。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介绍说,当时选择这些树种,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何况,“用材基地”还是当时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个主要职能。为了筛选出“活、快、好、高”的树种,起初林场工人选择了多个树种在实验林里种植、研究,经历了许多次失败。
2018年8月,塞罕坝千层板林场苗圃5区。
30厘米高的幼苗透着嫩黄色,圆润喜人。技术员高平边检查每一株樟子松的长势,边给工人讲解育苗技术要点。如今这里苗圃育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为提高育苗质量,林场配备了专门的喷灌、晒水池、起苗机械及种子加工、精选、检验等设备。如今,林场苗圃每年可产云杉、樟子松等良种壮苗600余万株,除满足本场造林需求外,还远销北京、内蒙古、山东等地。
塞罕坝人对树苗有特殊的感情。塞罕坝最初的建设者们,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让树苗在高寒地区扎根。
上世纪60年代,确定了树种的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们,面临的是怎样一个立地条件呢?
塞罕坝除了寒冷,还有风沙,有句谚语称,“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用林场老职工的话说,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就是“抱着火炉子”都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
建场初期,林场的树苗都是从外地引进的。1962年,林场种植了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发现成活率不足5%。1963年春,塞罕坝又种植1240亩树苗,此次成活率比上一年略高,但也不足8%。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机械造林却为何如此难?几经研究,人们发现,树种和苗木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风大天干和异常寒冷的气候。
经过考察、摸索、实践,塞罕坝改进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摸索出了一套“全光育苗法”。
2018年8月,千层板林场苗圃。
技术员小于从苗床上拿起一棵30厘米高的樟子松幼苗,用剪刀对幼苗的根须进行修剪。
高平介绍说,直到现在,全光育苗法仍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最初的全光育苗与传统的遮阴育苗有三点区别,名为“三不覆”:一是不再用塑料布给种苗覆膜,二是不再用草帘等遮阴,三是不再设置防风障。
其大致过程分为几步:第一道工序是雪藏。头一年冬天把种子、农药和雪拌在一起,埋放在室外。第二年春天,从雪中扒出来。第二道工序是化种。将种子放进六七十度的温水里泡上两三个小时后捞出来,用沙土搅拌晾晒催芽。第三道工序是播种上床。用人工播种器播种后用筛子实施覆土。技术上严格控制土的厚度,要点是不能太厚。之后要适时观察地表湿度,湿度不够时洒水保湿。
“全光育苗法实际上是对种苗适应性的一个锤炼,让种苗对塞罕坝本地高寒的生长条件更加适应,提高成活率。”高平介绍说。
全光育苗技术成功后,机械造林还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比如落叶松上植苗机的时候最好去掉侧枝,苗床留苗过密上植苗机容易折断等。
为满足机械造林对苗木的要求,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技术人员大胆尝试对一年生苗木用切根犁切断主根,再培育一年的技术措施,使苗木须根发达,从而培育出了大量根部发达的“大胡子”和粗壮低矮的“矮胖子”苗木。
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
百万林海的科学源头
塞罕坝早期建设者曾经住过的窝棚(资料图片)
2018年9月2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
林子里有一座墓碑,那是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的墓。墓碑旁,竖着他一米多高的雕像,深情地注视着林子里的一草一木。
“尚海纪念林”是王尚海安葬的地方,位于马蹄坑营林区的中心。1989年,王尚海去世后,林场遵照他的遗愿,将其骨灰撒在了马蹄坑营林区,并将这片林子命名为“尚海纪念林”。
墓碑不远处,另一块石碑引人注目,石碑上深深镌刻着“绿之源”三个字。
这个原名“马蹄坑”的地带,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三面环山,南临一条小河,形如马蹄踏痕,共有760亩地。
1964年春天,全光育苗法取得突破之后,塞罕坝人最早在这里种下的幼苗,取得了96.6%的放叶率。地势平缓、适宜机械作业的“马蹄坑”,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造林渐入佳境的转折点。
如果说“一棵松”是塞罕坝林场得以建立的“源头”,那么尚海纪念林,则是塞罕坝最初成长的“源头”。而塞罕坝的百万林海,还有一些无形的“源头”。
事实上,尽管名字叫作机械林场,但实际上塞罕坝120多万亩的人工林,真正使用机械大规模人工造林的仅有十几万亩。其余的人工林,都是林场职工一锹一锹栽下的。
但哪怕只是一锹一锹挖土,也自有它的科学道理。
在机械造林与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塞罕坝人改造过进口的植苗锹,改装过当时最先进的植苗机,研发过各种适宜本土的“土办法”。
李永东介绍说,过去围场一带人工造林是“中心靠山植苗法”,工序复杂、费时、进度慢。林场职工摸索出了一套“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
“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的技术并不复杂:第一锹向内倾斜45度斜插底土开缝,重复前后摇晃,直到缝隙宽5厘米至8厘米,深度达25厘米。顺着锹缝侧面抖动苗木投入穴中,深送浅提,以舒展根系,再脚踩定苗。离苗5厘米左右垂直下插第二锹,先拉后推,挤实根部防止吊苗,挤法同第一锹。第三锹,再距5厘米,操作同于第二锹,仍为挤实。最后半锹堵住锹缝,防止透风,以利于苗木的成活。最后是平整穴面,覆盖一层沙土以利保墒。
“三锹半缝隙植苗法”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独创,与行业通用的“中心靠山植苗法”比,造林功效提高一倍,同时能节省造林成本。
“深送浅提,不漏红皮”是提高小树苗成活率的有益经验,栽植深了浅了都不好。他们经过反复实践,发现在塞罕坝栽植落叶松只能埋到苗木根部的红皮位置。樟子松和云杉埋得不能超过第一轮针叶,过深或过浅都不容易成活。
李永东说,多年过去,如今塞罕坝造林已经摸索出更多科学方法。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尝试汇集了塞罕坝几代建设者们的心血,成为塞罕坝植树造林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2018年6月30日,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的亮兵台。
曾为塞罕坝人颁发“地球卫士奖”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兑现自己的承诺,要来塞罕坝亲眼看一看。
眼前莽莽苍苍的林海带给他深深的震撼。他说,塞罕坝人获奖是实至名归。“他们让森林又回来了。”
一个“又”字,跨越百年。其背后几代人靠“塞罕坝精神”支撑下改天换地的努力不可备述。
●构建生态链
林海脆弱的一面
环抱于林海之中的赛罕塔是塞罕坝机械林场9处望火楼之一,同时可供游客登塔赏绿 记者赵海江 田明摄
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一个大台阶分割出上下两种地貌。这个台阶就是坝。
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坝”,南高北低,南界被称为“坝缘”或“坝头”。由坝头向北缓缓倾斜,坝头和坝下相对高差达500—1000米。
古生代末期的造山运动,成就了这样一个奇特的地貌。如今,这里作为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仍在缓慢隆升。
从地理位置上看,塞罕坝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也是河北的最北端,属森林-草原交错过渡带,海拔1010—1940米。
天地造化,使这里的森林成为阻挡北方风沙南侵的天然要冲。塞罕坝上的百万亩林海,是护卫京津的最好生态屏障。
守护好这道屏障,塞罕坝的生态探索依然在进行。
2019年4月1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阴河林场。
24岁的林场扑火队值班员刘志刚,每隔15分钟就会接到妈妈齐淑艳打来的电话:“一切正常。”
电话来自林场最高的一处“望海楼”,那里海拔1940米。
刘志刚的父母刘军和齐淑艳夫妇是长驻“望海楼”里的瞭望员。这个时节,他们每天要拿着望远镜,登上高16米的瞭望塔露天平台去观察。
“把林子看护好,是每个林场人的责任。”刘军说,“防火责任大如天。这片林子不仅是我们的‘命根子’,更是几代塞罕坝人的‘命根子’。”
最近几年,林场加大科技投入,加装了林火视频监测系统、红外探火雷达、雷电预警监测系统,无人机也投入了防火巡逻执勤。
但先进监测网络的建立,没有让塞罕坝人心里那根防火弦松懈分毫——毕竟,监测网络再先进,也不能百分之百覆盖,更无法百分之百准确识别着火点。是烟是雾,还需要人来判断。
如今,塞罕坝有116名专业化扑火队员,220名半专业化扑火队员,263名专职护林防火人员,9座望海楼,14个固定防火检查站。紧要期,他们需要全员上岗,随时出动。
2018年5月18日,阴河林场。
两架直升机轰鸣着飞过林海。
白色的直升机“一”字形低空飞掠而过,机腹上一根长35米的横管不停喷洒雾状药剂,精准打击啃食树木的落叶松尺蛾。
除了防火,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们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防虫。
“面对任何可能危及林木的虫害,我们都要坚决说‘不’。”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防疫站站长国志峰说,用直升机对付落叶松尺蛾,只是一年中无数个追击歼灭病虫害战役当中的一个。
“根据我们2017年秋季林业有害生物调查预测,2018年将有16万亩落叶松可能发生尺蛾病虫害,如此大面积,十几年未遇。”国志峰说,落叶松尺蛾从卵到幼虫再到蛹的蜕变,只需要半个月时间,“化蛹之前防治不住,蛹就会入土越冬,来年对森林的危害就更大了。”
为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2018年,林场采取飞防加人防的战术,向落叶松尺蛾发起立体攻击。一架直升机,一次可携带200公斤药剂,相当于30人同时作业。到5月27日飞防作业结束时,直升机总计出动了220架次,防治面积12万余亩。
这样的“人虫大战”,不时在塞罕坝上演。
塞罕坝冬季漫长且气温极低,最低气温-43.3℃,河北省的极端最低温纪录即产生于此。这里,甚至没有明显的夏季,大风天数多,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67天,最多年份达114天——这些,已属典型的寒温性高原气候,与大兴安岭北坡气候特点类似。
这样的自然条件,是不少外来树种在塞罕坝难以存活的重要原因。独特的气候与地貌,让塞罕坝在全国造林行业内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历史原因,这里人工林的树种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为主,且人工纯林的比例非常大。
行业内的共识是,单一树种形成的纯林,主要有三个弊端:林木生长受限、防火和防虫难度大。
国志峰介绍,从生态系统来说,这样的森林是很脆弱的,容易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而对塞罕坝林业有害的生物包括松毛虫、小蠹、白毛树皮象等20多种。
从林场总场的森防站,到分场的森防股,再到更基层的测报员,每年防虫期到来之前,塞罕坝的相关岗位会全线启动,对病虫害可能爆发的地点、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危害程度等,做大量调查和分析。
塞罕坝林场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喷烟防治、喷雾防治、飞机防治、物理防治、天敌防治、毒饵诱杀等,因虫施策。大规模防治展开之前,工作人员要捕来不同种类、不同成长期的害虫,然后用不同品种、浓度的药品分别喷洒,记录其死亡时间,从而探寻出最佳防治时机和药品。
不过,飞防好比地毯式轰炸,并不精细,剩余4万亩的陡坡峭壁,则需人工处理。
这是名副其实的“人虫大战”。
每年从4月到9月底,国志锋和他的一百多位同事,每天凌晨3时就要背着重约30公斤的药剂和设备,到达作业地块。从天不亮开始,他们要一直忙到晚上,有时直到深夜才能到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多年来,单一树种的塞罕坝林场,病虫害成灾率始终控制在千分之二之内。这个数据,稳稳保持在河北省林业部门划定的“成灾率不高于千分之三点三”的红线以内。
而塞罕坝林场摸索建立的完善的预报、防治体系中,目前已有多个行业技术标准在全国林业系统推广。
塞罕坝对虫害防治的理念和技术还在不断进步。
“近几年,我们塞罕坝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自控机制’‘生态平衡’成为林场的关键词。”
国志锋说,现在塞罕坝人的理念是,只要能够实现森林自控的,就不人为干预;只要能够小范围控制的,绝不扩大面积防治;只要能利用生物天敌防治的,就不使用化学药剂。“目的就是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非防控对象,促进森林形成自控机制,维护生态平衡。”
林木饱和之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塞罕坝机械造林场景(资料图片)
2018年9月20日,塞罕坝三道沟东坡。
“这里的土叫‘头皮土’。”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阴河林场副场长彭志杰,随意拨开几厘米厚的一层薄土,下面拳头大小的石砾一个挤一个。这样的山体上,连灌木存活都不容易。
塞罕坝三道沟东坡,是一道坡度接近30°的石质山阳坡,曾被专家断定种树难活。
彭志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面积达140万亩。这140万亩经营面积中,除去已成林的112万亩人工林,有些地是湿地,要保护,不能栽树;第二是林业附属用地,比如说有190多公里林路;还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是森林防火隔离带;此外还有一些管护用房用地、生活居住场所。
塞罕坝机械林场从1962年组建至今,种了57年的树,能种树的地方,基本上已经种满。到2017年,全林场仅剩下像三道沟东坡这样的1万亩石质阳坡尚未造林。
这些石质阳坡,已经成为塞罕坝“最后的硬骨头”。
2018年5月,面对石质阳坡造林的世界级难题,尽管再造一亩林要倒贴500元,塞罕坝人仍向最后的1万多亩石质荒山发起了总攻。
石质荒山种树,难度有多大?
彭志杰摊开布满老茧的双手。
在这样的山上挖树坑其实就是凿石头,一凿下去,震得手疼。而最难的,是搬运树苗。山上无法浇水,上山前容器苗要浇透,一棵40厘米高的苗就重达七八斤。坡陡山高,机械上不去,全靠人扛骡子驮,“就连骡子都经常累得撂挑子”。
没有可借鉴经验,塞罕坝人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大穴、客土、壮苗、覆膜、覆土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截至2018年年底,塞罕坝林场石质荒山攻坚造林任务基本完成,造林成活率达到99%。幼树成林后,这片世界最大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这意味着什么呢?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说: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无地再造林了。
无林可造之后,塞罕坝林场的职工们又该干些什么,塞罕坝林场下一步又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以往塞罕坝造林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以后就要更多地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了。”张利民说,“目前我们塞罕坝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让这些林子‘高质量发展’。”
2018年9月20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正拿尺子一棵棵测量新引进的新疆云杉生长数据。
如今,为改变造林树种单一,丰富林种树种结构,促进林木产品多样化和多元化,林场依照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地气候和地理条件,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引进了彰武松、红松、冷杉、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五角枫等珍稀树种5万余株,并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大唤起林场、第三乡林场、千层板林场共试验栽植300余亩。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为我们指明了提高森林质量的方向。”常伟强说,人工纯林树种单一、难以形成稳定的生态链,需要通过间伐、抚育、林冠下更新树种等人工手段实施近自然管护,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
●绿色畅想曲
变化的森林结构
塞罕坝秋色 记者 贾恒摄
2018年7月,塞罕坝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尚海林42林班。
李永东带着林场员工们正在做森林调查设计。检尺、打漆、记录、确定边界,为明年这个地块“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需要间伐的林木,要打上红色漆,需要保留的,则打上蓝色漆。
“造林完成了,我们现在干什么?抚育间伐!”李永东说,树不是不能伐,只是要科学地去伐。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越伐越多,越伐越好,这才是科学育林的道理。李永东解释,“造林是技术,管护是艺术,只造不管等于零。种树要比种庄稼还用心,不仅得浇水、除草、施肥,还要辅以修枝、抚育、间伐等科学管护措施,树木才能长得快,长得好。”
缺乏经营抚育的林子,连草都不长。施加少量人工干预的林地生态良好,森林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可形成乔、灌、草、地衣苔藓相结合的立体森林资源结构。
自建场以来,塞罕坝就一边抓造林,一边抓营林。特别是自1983年全面转入森林经营阶段以来,林场摸索出一套科学抚育管护的模式,实现了“越砍越好”的良性循环。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5年已降至50%以下。对木材收入的依赖减少,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调查和预测,‘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因此,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李永东介绍,河北省下达塞罕坝林场的“十三五”采伐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林场实际的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
塞罕坝林场的采伐限额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林子里长势较差的林木伐掉,将林木密度过大的地方降下来一些,使留下的林木能够更好地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2018年9月20日。
刚刚结束了短暂的探亲假期的常伟强,正驾车逆风返回坝上。
初秋时节,来自南北的两股暖冷气流在接坝地区激烈碰撞,来自北方的风已经开始冷冽——巨大的温差,使常伟强不得不半路停下来加上一件厚衣服。
去往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的路蜿蜒曲折,经围场后汽车开始在盘山路上爬坡。天际线上,云与黄绿色的树林模糊了界限,盘旋而上的汽车,犹如一艘小船,在云与树的波浪里浮游。
38岁的常伟强脸色黑红,他的办公室陈设简单,案头散乱着各种书籍文件。这里并不是他经常落脚的地方。
“更多时候都在林子里。”常伟强说,林场总场的办公室向来人气不旺,因为大多数时间,人们都是一头扎在林子、苗圃里,“那里才是我们的办公室。”
林业科正在组织一次生产大联查,造林密度、成活率、苗木质量等都需要检查统计,常伟强的工作量不小——要想在林子里跟上他的步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样的联查,将为未来的“抚育间伐”提供数字依据。
“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将造林之初每亩222株密植松树减少到50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株。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
塞罕坝的人工纯林由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随着通风透气性增加,温度高了、湿度大了,微生物开始活跃,林下积累的十几厘米针状落叶被加速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养分,乔灌木和花草越长越高,也给这里的小动物们营造出了舒适的生存空间。
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
林木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除此之外,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
“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多的时候达到2000多万元。”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绿化苗木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资源的另一种开发
塞罕坝七星湖 记者 赵海江 田明摄
2018年7月20日,沿着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公路蜿蜒前行,两侧密密匝匝的松林将一片片绿色送入眼帘,透过偶尔稀疏的林,可窥见远方绵延起伏的丘陵、山脉、草原、湖泊……此时,七星湖湿地公园如点缀在绿毯上的明珠,蓦然闯进视线。
人未至,悠扬的乐声已先入耳。湖光山色间,一座玻璃舞台分外打眼。这是“绿色的旋律”2018塞罕坝森林音乐会系列活动现场。
连着两天,伴着细雨过后的花草香气,原生态民歌民乐主题专场、童声童趣合唱团主题专场、新时代经典作品主题专场三场特色专题音乐活动先后在这里上演,每场演出吸引2000余名观众和游客。
“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7月20日,原生态民歌民乐主题专场中,来自陕西的11位华阴老腔演员,震撼上演了《将令一声震山川》。
“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在原生态的大森林里看到民族艺术走进现代生活,感觉特别赞!”来自北京的观众张浩赞不绝口。
森林音乐会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对塞罕坝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塞罕坝森林音乐会等系列活动,让青山绿水与生态文明发展同频共振,一边是风吹树叶的天籁之音,一边是琴韵笛声的悦耳旋律,这一刻,人与自然相得益彰。
塞罕坝阴河林场,一座巨岩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这儿名叫亮兵台,又称康熙点将台。
传说康熙皇帝在乌兰布统之战胜利后,曾登临此台检阅凯旋的将士。登上海拔1874米的亮兵台,眺望四方,林海浩瀚,壮阔雄浑。
阴河林场场长赵立群介绍:“亮兵台四周都是40多年前栽植的人工落叶松林,现在已经从幼苗长到十八九米高。这一带的7万多亩林海,还只是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一小部分。”
“点将声声随云去,林海滔滔百万兵。”7月,昔日亮兵台,已经成为游人必看景点之一。
今天的塞罕坝,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已有十几年未曾批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如今,塞罕坝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的收入,早已超过林木经营收入。
绿色新价值
塞罕坝上奔腾的骏马 孙阁摄
2018年9月20日,大光顶子山。
这是河北最北界上的一座山。由此向北十几公里,就是内蒙古克什克腾。
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白色的巨大风机矗立山头,叶片随风转动,带来清洁能源,同时成为一道悦目风景。
最近5年,塞罕坝林场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等无法造林的空地,与风电公司联手,建设风电项目。可观的风电补偿费反哺生态建设,为林场发展注入活力。
更新潮的还有。
植树造林者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其在交易市场挂牌出售;碳排放单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塞罕坝的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备案,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全部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收入上亿元。
围绕一片林的多种经营尝试,正是重生之后塞罕坝的发展方向。
“塞罕坝未来的重点工作,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20多年持续关注塞罕坝的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黄选瑞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塞罕坝可持续经营之路。
目前,他的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塞罕坝林业资源进行立地分类与评价,探讨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稳定性。二是科学规划,确定可持续经营目标。
黄选瑞介绍说,未来塞罕坝的可持续经营规划,应该从流域尺度、林分尺度等高一级的层级着手,通过立地分类与评价结果,探索全周期经营模式。
在黄选瑞看来,无论是塞罕坝的重生还是新生,终归要回到四个字:尊重自然。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据测算,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目前已经达到约200亿元。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生态环境的变迁,印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则:“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采访/记者袁伟华李建成陈宝云
执笔/记者袁伟华
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哺育了这里历史上的“林如瀚海马如豆”。但其后的过度攫取,也曾导致这里“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如今,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这片120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海,阻挡着风沙南侵,成为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其建设者们获得代表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
这片森林的消失和重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自然密码?
夏日塞罕坝 新华社发 陈晓东摄
●森林的回归
消失的天然名苑
塞罕坝的名字,是蒙古族与汉族两个民族语言的结合,意为“美丽的高岭”。
历史上这个“美丽的高岭”有多美?
或许,我们可以从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窥见一斑。
澹泊敬诚殿,俗称楠木殿,作为整个避暑山庄的主殿,却并无雕梁画栋的金碧辉煌,而是完全保留了金丝楠木的本色。这种低调的奢华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独树一帜。
鲜为人知的是,300多年前这座大殿始建之时,采用的却是松木结构,其所用木材大多来自向北100多公里以外的围场、丰宁坝上地区。
坝上地区在商周时称为“鬼方”。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地区的东胡游牧部落扩张至此。史书记载,当时紧邻塞罕坝的丰宁坝上有“巨松如云”,古称“豪松坝”。
当时,这里的森林植被与东北大小兴安岭相近,生长着以落叶松为主兼有云杉、白桦、白杨、蒙古栎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
直至1019年辽圣宗颁布“驰采木之禁”的命令时,承德坝上原始森林尚未破坏,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当时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为皇帝狩猎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巡幸塞外,更是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决定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木兰围场”。
今天的塞罕坝,处于木兰围场的核心区域内。选定此地作为皇家猎场,既是看中了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客观上又对林木资源进行了保护。
彼时的塞罕坝景色如何?
清光绪年间《围场厅志》记载:“落叶松万株成林,望之如一线,游骑蚁行,寸人豆马,不足拟之。”时人诗句“木兰草最肥,饲马不用豆。”勾画出了木兰围场草肥林茂的自然环境。
在清朝鼎盛时期,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后花园,一座声名显赫的皇家猎苑。然而,此后的百年间,这座“美丽的高岭”却逐渐黯然失色:
为了修建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仅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九年(1768年—1774年)的七年间,清政府就从围场砍伐古松34万株。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统治逐步衰落,“木兰围场”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之后,清政府大量招户采伐树木,林木资源一次次遭受掠夺。
1932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承德,又对这里的森林资源进行了洗劫……
塞罕坝的天然林遭受重创,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长驱直入,推动流沙不断南移。
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美丽的高岭”已经退化为高原荒丘——“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从地理位置上看,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而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浑善达克沙地的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北京的海拔为43.71米。
如此一来,浑善达克沙地犹如高悬在华北平原之上的一个大沙堆,风沙扑来,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处向下扬沙子。
有历史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
老舍先生曾在《北京的风》中描写: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嚎地吹来,天昏地昏,日月无光……桌上、炕上,落满了腥臭的灰土,连正在熬开了的豆汁,也中间翻着白浪,而锅边上是黑黑的一圈。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19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掀起了一场国有林场建设的高潮。当时河北省开始在各地兴办国营林场,承德地区行政公署和围场组建的林场最多。那时候,现在属于塞罕坝机械林场范围内的阴河林场、大唤起林场先后开始起步。
对于重要沙源坝上地区,当时的国家林业部一直在筹划在河北的张家口或承德地区建设一个百万亩规模的防护和用材基地。
这个大型林场落在哪里,经过了一番论证。
1961年,10月的塞罕坝,寒风吼叫,大雪漫舞。
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刘琨,率队策马行走在冰天雪地的坝上。刘琨一行,正是为给林场选址。那时候,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大面积沙丘上,除了阴坡、水泡子和湿地边缘有零星的天然次生林外,不少地方已成了白沙裸露的荒漠。
整整在荒原上跋涉三天后,刘琨他们终于在康熙点将台的石崖下,发现了天然落叶松的残根。
有残根?这个线索让刘琨顿时喜出望外,决定继续寻找。最后,竟然在荒漠的红松洼一带,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一棵松”的塞罕坝功勋树。
刘琨认为,这棵松树当时少说有150多年树龄,它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
“当时国家林业部最终决定在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河北省林科院党委书记王玉忠说。
塞罕坝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无疑是首选要素。
从地形图上看,塞罕坝属于坝头地区,东南来的湿润气流,在这里二次爬坡,形成一个相对多雨带。从气候水文条件上看,塞罕坝地区年降水量490毫米,属寒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所处区域地形又较为平坦,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蓄积,所以地下水补给充沛。
从土壤条件来看,塞罕坝地区的土壤大体分为六大类:棕壤、灰色森林土、草甸土、风沙土、沼泽土及黑土。其中,灰色森林土占比较大。
灰色森林土是温带森林草原土壤植被下形成的土壤,通体质地较轻,一般为沙质壤土到粘壤土,属于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类型。
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可混生落叶阔叶林和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林。
古文献记载、天然落叶松残根和“一棵松”的发现,为塞罕坝可以种树提供了证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现实优势,让塞罕坝最终成为大型林场的选址地。
1962年2月14日,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
塞罕坝的重生,由此开始。
上世纪80年代,塞罕坝上“一棵松”(资料片)
当树苗遭遇高寒
2018年7月,塞罕坝东部的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典型的“五花草甸”之上,一棵20多米高的大树从绿色地平线上兀自拔地而起,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当年被刘琨拥抱的“一棵松”。
如今,“一棵松”树身被无数路过的人自发用石块围了起来。树干上缠满的红丝带,则寄托起当地人和游客们各自的期盼。
“一棵松”不仅给了塞罕坝人能在荒原上种活树的信心,还为当时在塞罕坝究竟应该种什么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森林-草原交错带,塞罕坝本身也可视为生态交错带。这里的植被原始群落主要以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灌丛植物为主。其中,塞罕坝原始落叶针叶林为华北落叶松林,也是这一区域原始森林的建群种。
其实,在塞罕坝七星湖北边,就有一片天然次生的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的混交林,这正说明了人工种植本地的乡土树种更容易存活,这也是塞罕坝当地植被的顶级群落,也就是最稳定的群落。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最初的建设者们,最终选定了三个主要树种:华北落叶松、云杉和樟子松。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介绍说,当时选择这些树种,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何况,“用材基地”还是当时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个主要职能。为了筛选出“活、快、好、高”的树种,起初林场工人选择了多个树种在实验林里种植、研究,经历了许多次失败。
2018年8月,塞罕坝千层板林场苗圃5区。
30厘米高的幼苗透着嫩黄色,圆润喜人。技术员高平边检查每一株樟子松的长势,边给工人讲解育苗技术要点。如今这里苗圃育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为提高育苗质量,林场配备了专门的喷灌、晒水池、起苗机械及种子加工、精选、检验等设备。如今,林场苗圃每年可产云杉、樟子松等良种壮苗600余万株,除满足本场造林需求外,还远销北京、内蒙古、山东等地。
塞罕坝人对树苗有特殊的感情。塞罕坝最初的建设者们,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让树苗在高寒地区扎根。
上世纪60年代,确定了树种的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们,面临的是怎样一个立地条件呢?
塞罕坝除了寒冷,还有风沙,有句谚语称,“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用林场老职工的话说,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就是“抱着火炉子”都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
建场初期,林场的树苗都是从外地引进的。1962年,林场种植了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发现成活率不足5%。1963年春,塞罕坝又种植1240亩树苗,此次成活率比上一年略高,但也不足8%。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机械造林却为何如此难?几经研究,人们发现,树种和苗木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风大天干和异常寒冷的气候。
经过考察、摸索、实践,塞罕坝改进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摸索出了一套“全光育苗法”。
2018年8月,千层板林场苗圃。
技术员小于从苗床上拿起一棵30厘米高的樟子松幼苗,用剪刀对幼苗的根须进行修剪。
高平介绍说,直到现在,全光育苗法仍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最初的全光育苗与传统的遮阴育苗有三点区别,名为“三不覆”:一是不再用塑料布给种苗覆膜,二是不再用草帘等遮阴,三是不再设置防风障。
其大致过程分为几步:第一道工序是雪藏。头一年冬天把种子、农药和雪拌在一起,埋放在室外。第二年春天,从雪中扒出来。第二道工序是化种。将种子放进六七十度的温水里泡上两三个小时后捞出来,用沙土搅拌晾晒催芽。第三道工序是播种上床。用人工播种器播种后用筛子实施覆土。技术上严格控制土的厚度,要点是不能太厚。之后要适时观察地表湿度,湿度不够时洒水保湿。
“全光育苗法实际上是对种苗适应性的一个锤炼,让种苗对塞罕坝本地高寒的生长条件更加适应,提高成活率。”高平介绍说。
全光育苗技术成功后,机械造林还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比如落叶松上植苗机的时候最好去掉侧枝,苗床留苗过密上植苗机容易折断等。
为满足机械造林对苗木的要求,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技术人员大胆尝试对一年生苗木用切根犁切断主根,再培育一年的技术措施,使苗木须根发达,从而培育出了大量根部发达的“大胡子”和粗壮低矮的“矮胖子”苗木。
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
百万林海的科学源头
塞罕坝早期建设者曾经住过的窝棚(资料图片)
2018年9月2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
林子里有一座墓碑,那是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的墓。墓碑旁,竖着他一米多高的雕像,深情地注视着林子里的一草一木。
“尚海纪念林”是王尚海安葬的地方,位于马蹄坑营林区的中心。1989年,王尚海去世后,林场遵照他的遗愿,将其骨灰撒在了马蹄坑营林区,并将这片林子命名为“尚海纪念林”。
墓碑不远处,另一块石碑引人注目,石碑上深深镌刻着“绿之源”三个字。
这个原名“马蹄坑”的地带,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三面环山,南临一条小河,形如马蹄踏痕,共有760亩地。
1964年春天,全光育苗法取得突破之后,塞罕坝人最早在这里种下的幼苗,取得了96.6%的放叶率。地势平缓、适宜机械作业的“马蹄坑”,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造林渐入佳境的转折点。
如果说“一棵松”是塞罕坝林场得以建立的“源头”,那么尚海纪念林,则是塞罕坝最初成长的“源头”。而塞罕坝的百万林海,还有一些无形的“源头”。
事实上,尽管名字叫作机械林场,但实际上塞罕坝120多万亩的人工林,真正使用机械大规模人工造林的仅有十几万亩。其余的人工林,都是林场职工一锹一锹栽下的。
但哪怕只是一锹一锹挖土,也自有它的科学道理。
在机械造林与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塞罕坝人改造过进口的植苗锹,改装过当时最先进的植苗机,研发过各种适宜本土的“土办法”。
李永东介绍说,过去围场一带人工造林是“中心靠山植苗法”,工序复杂、费时、进度慢。林场职工摸索出了一套“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
“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的技术并不复杂:第一锹向内倾斜45度斜插底土开缝,重复前后摇晃,直到缝隙宽5厘米至8厘米,深度达25厘米。顺着锹缝侧面抖动苗木投入穴中,深送浅提,以舒展根系,再脚踩定苗。离苗5厘米左右垂直下插第二锹,先拉后推,挤实根部防止吊苗,挤法同第一锹。第三锹,再距5厘米,操作同于第二锹,仍为挤实。最后半锹堵住锹缝,防止透风,以利于苗木的成活。最后是平整穴面,覆盖一层沙土以利保墒。
“三锹半缝隙植苗法”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独创,与行业通用的“中心靠山植苗法”比,造林功效提高一倍,同时能节省造林成本。
“深送浅提,不漏红皮”是提高小树苗成活率的有益经验,栽植深了浅了都不好。他们经过反复实践,发现在塞罕坝栽植落叶松只能埋到苗木根部的红皮位置。樟子松和云杉埋得不能超过第一轮针叶,过深或过浅都不容易成活。
李永东说,多年过去,如今塞罕坝造林已经摸索出更多科学方法。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尝试汇集了塞罕坝几代建设者们的心血,成为塞罕坝植树造林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2018年6月30日,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的亮兵台。
曾为塞罕坝人颁发“地球卫士奖”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兑现自己的承诺,要来塞罕坝亲眼看一看。
眼前莽莽苍苍的林海带给他深深的震撼。他说,塞罕坝人获奖是实至名归。“他们让森林又回来了。”
一个“又”字,跨越百年。其背后几代人靠“塞罕坝精神”支撑下改天换地的努力不可备述。
●构建生态链
林海脆弱的一面
环抱于林海之中的赛罕塔是塞罕坝机械林场9处望火楼之一,同时可供游客登塔赏绿 记者赵海江 田明摄
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一个大台阶分割出上下两种地貌。这个台阶就是坝。
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坝”,南高北低,南界被称为“坝缘”或“坝头”。由坝头向北缓缓倾斜,坝头和坝下相对高差达500—1000米。
古生代末期的造山运动,成就了这样一个奇特的地貌。如今,这里作为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仍在缓慢隆升。
从地理位置上看,塞罕坝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也是河北的最北端,属森林-草原交错过渡带,海拔1010—1940米。
天地造化,使这里的森林成为阻挡北方风沙南侵的天然要冲。塞罕坝上的百万亩林海,是护卫京津的最好生态屏障。
守护好这道屏障,塞罕坝的生态探索依然在进行。
2019年4月1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阴河林场。
24岁的林场扑火队值班员刘志刚,每隔15分钟就会接到妈妈齐淑艳打来的电话:“一切正常。”
电话来自林场最高的一处“望海楼”,那里海拔1940米。
刘志刚的父母刘军和齐淑艳夫妇是长驻“望海楼”里的瞭望员。这个时节,他们每天要拿着望远镜,登上高16米的瞭望塔露天平台去观察。
“把林子看护好,是每个林场人的责任。”刘军说,“防火责任大如天。这片林子不仅是我们的‘命根子’,更是几代塞罕坝人的‘命根子’。”
最近几年,林场加大科技投入,加装了林火视频监测系统、红外探火雷达、雷电预警监测系统,无人机也投入了防火巡逻执勤。
但先进监测网络的建立,没有让塞罕坝人心里那根防火弦松懈分毫——毕竟,监测网络再先进,也不能百分之百覆盖,更无法百分之百准确识别着火点。是烟是雾,还需要人来判断。
如今,塞罕坝有116名专业化扑火队员,220名半专业化扑火队员,263名专职护林防火人员,9座望海楼,14个固定防火检查站。紧要期,他们需要全员上岗,随时出动。
2018年5月18日,阴河林场。
两架直升机轰鸣着飞过林海。
白色的直升机“一”字形低空飞掠而过,机腹上一根长35米的横管不停喷洒雾状药剂,精准打击啃食树木的落叶松尺蛾。
除了防火,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们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防虫。
“面对任何可能危及林木的虫害,我们都要坚决说‘不’。”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防疫站站长国志峰说,用直升机对付落叶松尺蛾,只是一年中无数个追击歼灭病虫害战役当中的一个。
“根据我们2017年秋季林业有害生物调查预测,2018年将有16万亩落叶松可能发生尺蛾病虫害,如此大面积,十几年未遇。”国志峰说,落叶松尺蛾从卵到幼虫再到蛹的蜕变,只需要半个月时间,“化蛹之前防治不住,蛹就会入土越冬,来年对森林的危害就更大了。”
为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2018年,林场采取飞防加人防的战术,向落叶松尺蛾发起立体攻击。一架直升机,一次可携带200公斤药剂,相当于30人同时作业。到5月27日飞防作业结束时,直升机总计出动了220架次,防治面积12万余亩。
这样的“人虫大战”,不时在塞罕坝上演。
塞罕坝冬季漫长且气温极低,最低气温-43.3℃,河北省的极端最低温纪录即产生于此。这里,甚至没有明显的夏季,大风天数多,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67天,最多年份达114天——这些,已属典型的寒温性高原气候,与大兴安岭北坡气候特点类似。
这样的自然条件,是不少外来树种在塞罕坝难以存活的重要原因。独特的气候与地貌,让塞罕坝在全国造林行业内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历史原因,这里人工林的树种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为主,且人工纯林的比例非常大。
行业内的共识是,单一树种形成的纯林,主要有三个弊端:林木生长受限、防火和防虫难度大。
国志峰介绍,从生态系统来说,这样的森林是很脆弱的,容易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而对塞罕坝林业有害的生物包括松毛虫、小蠹、白毛树皮象等20多种。
从林场总场的森防站,到分场的森防股,再到更基层的测报员,每年防虫期到来之前,塞罕坝的相关岗位会全线启动,对病虫害可能爆发的地点、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危害程度等,做大量调查和分析。
塞罕坝林场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喷烟防治、喷雾防治、飞机防治、物理防治、天敌防治、毒饵诱杀等,因虫施策。大规模防治展开之前,工作人员要捕来不同种类、不同成长期的害虫,然后用不同品种、浓度的药品分别喷洒,记录其死亡时间,从而探寻出最佳防治时机和药品。
不过,飞防好比地毯式轰炸,并不精细,剩余4万亩的陡坡峭壁,则需人工处理。
这是名副其实的“人虫大战”。
每年从4月到9月底,国志锋和他的一百多位同事,每天凌晨3时就要背着重约30公斤的药剂和设备,到达作业地块。从天不亮开始,他们要一直忙到晚上,有时直到深夜才能到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多年来,单一树种的塞罕坝林场,病虫害成灾率始终控制在千分之二之内。这个数据,稳稳保持在河北省林业部门划定的“成灾率不高于千分之三点三”的红线以内。
而塞罕坝林场摸索建立的完善的预报、防治体系中,目前已有多个行业技术标准在全国林业系统推广。
塞罕坝对虫害防治的理念和技术还在不断进步。
“近几年,我们塞罕坝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自控机制’‘生态平衡’成为林场的关键词。”
国志锋说,现在塞罕坝人的理念是,只要能够实现森林自控的,就不人为干预;只要能够小范围控制的,绝不扩大面积防治;只要能利用生物天敌防治的,就不使用化学药剂。“目的就是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非防控对象,促进森林形成自控机制,维护生态平衡。”
林木饱和之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塞罕坝机械造林场景(资料图片)
2018年9月20日,塞罕坝三道沟东坡。
“这里的土叫‘头皮土’。”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阴河林场副场长彭志杰,随意拨开几厘米厚的一层薄土,下面拳头大小的石砾一个挤一个。这样的山体上,连灌木存活都不容易。
塞罕坝三道沟东坡,是一道坡度接近30°的石质山阳坡,曾被专家断定种树难活。
彭志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面积达140万亩。这140万亩经营面积中,除去已成林的112万亩人工林,有些地是湿地,要保护,不能栽树;第二是林业附属用地,比如说有190多公里林路;还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是森林防火隔离带;此外还有一些管护用房用地、生活居住场所。
塞罕坝机械林场从1962年组建至今,种了57年的树,能种树的地方,基本上已经种满。到2017年,全林场仅剩下像三道沟东坡这样的1万亩石质阳坡尚未造林。
这些石质阳坡,已经成为塞罕坝“最后的硬骨头”。
2018年5月,面对石质阳坡造林的世界级难题,尽管再造一亩林要倒贴500元,塞罕坝人仍向最后的1万多亩石质荒山发起了总攻。
石质荒山种树,难度有多大?
彭志杰摊开布满老茧的双手。
在这样的山上挖树坑其实就是凿石头,一凿下去,震得手疼。而最难的,是搬运树苗。山上无法浇水,上山前容器苗要浇透,一棵40厘米高的苗就重达七八斤。坡陡山高,机械上不去,全靠人扛骡子驮,“就连骡子都经常累得撂挑子”。
没有可借鉴经验,塞罕坝人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大穴、客土、壮苗、覆膜、覆土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截至2018年年底,塞罕坝林场石质荒山攻坚造林任务基本完成,造林成活率达到99%。幼树成林后,这片世界最大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这意味着什么呢?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说: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无地再造林了。
无林可造之后,塞罕坝林场的职工们又该干些什么,塞罕坝林场下一步又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以往塞罕坝造林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以后就要更多地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了。”张利民说,“目前我们塞罕坝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让这些林子‘高质量发展’。”
2018年9月20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正拿尺子一棵棵测量新引进的新疆云杉生长数据。
如今,为改变造林树种单一,丰富林种树种结构,促进林木产品多样化和多元化,林场依照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地气候和地理条件,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引进了彰武松、红松、冷杉、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五角枫等珍稀树种5万余株,并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大唤起林场、第三乡林场、千层板林场共试验栽植300余亩。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为我们指明了提高森林质量的方向。”常伟强说,人工纯林树种单一、难以形成稳定的生态链,需要通过间伐、抚育、林冠下更新树种等人工手段实施近自然管护,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
●绿色畅想曲
变化的森林结构
塞罕坝秋色 记者 贾恒摄
2018年7月,塞罕坝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尚海林42林班。
李永东带着林场员工们正在做森林调查设计。检尺、打漆、记录、确定边界,为明年这个地块“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需要间伐的林木,要打上红色漆,需要保留的,则打上蓝色漆。
“造林完成了,我们现在干什么?抚育间伐!”李永东说,树不是不能伐,只是要科学地去伐。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越伐越多,越伐越好,这才是科学育林的道理。李永东解释,“造林是技术,管护是艺术,只造不管等于零。种树要比种庄稼还用心,不仅得浇水、除草、施肥,还要辅以修枝、抚育、间伐等科学管护措施,树木才能长得快,长得好。”
缺乏经营抚育的林子,连草都不长。施加少量人工干预的林地生态良好,森林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可形成乔、灌、草、地衣苔藓相结合的立体森林资源结构。
自建场以来,塞罕坝就一边抓造林,一边抓营林。特别是自1983年全面转入森林经营阶段以来,林场摸索出一套科学抚育管护的模式,实现了“越砍越好”的良性循环。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5年已降至50%以下。对木材收入的依赖减少,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调查和预测,‘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因此,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李永东介绍,河北省下达塞罕坝林场的“十三五”采伐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林场实际的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
塞罕坝林场的采伐限额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林子里长势较差的林木伐掉,将林木密度过大的地方降下来一些,使留下的林木能够更好地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2018年9月20日。
刚刚结束了短暂的探亲假期的常伟强,正驾车逆风返回坝上。
初秋时节,来自南北的两股暖冷气流在接坝地区激烈碰撞,来自北方的风已经开始冷冽——巨大的温差,使常伟强不得不半路停下来加上一件厚衣服。
去往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的路蜿蜒曲折,经围场后汽车开始在盘山路上爬坡。天际线上,云与黄绿色的树林模糊了界限,盘旋而上的汽车,犹如一艘小船,在云与树的波浪里浮游。
38岁的常伟强脸色黑红,他的办公室陈设简单,案头散乱着各种书籍文件。这里并不是他经常落脚的地方。
“更多时候都在林子里。”常伟强说,林场总场的办公室向来人气不旺,因为大多数时间,人们都是一头扎在林子、苗圃里,“那里才是我们的办公室。”
林业科正在组织一次生产大联查,造林密度、成活率、苗木质量等都需要检查统计,常伟强的工作量不小——要想在林子里跟上他的步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样的联查,将为未来的“抚育间伐”提供数字依据。
“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将造林之初每亩222株密植松树减少到50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株。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
塞罕坝的人工纯林由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随着通风透气性增加,温度高了、湿度大了,微生物开始活跃,林下积累的十几厘米针状落叶被加速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养分,乔灌木和花草越长越高,也给这里的小动物们营造出了舒适的生存空间。
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
林木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除此之外,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
“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多的时候达到2000多万元。”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绿化苗木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资源的另一种开发
塞罕坝七星湖 记者 赵海江 田明摄
2018年7月20日,沿着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公路蜿蜒前行,两侧密密匝匝的松林将一片片绿色送入眼帘,透过偶尔稀疏的林,可窥见远方绵延起伏的丘陵、山脉、草原、湖泊……此时,七星湖湿地公园如点缀在绿毯上的明珠,蓦然闯进视线。
人未至,悠扬的乐声已先入耳。湖光山色间,一座玻璃舞台分外打眼。这是“绿色的旋律”2018塞罕坝森林音乐会系列活动现场。
连着两天,伴着细雨过后的花草香气,原生态民歌民乐主题专场、童声童趣合唱团主题专场、新时代经典作品主题专场三场特色专题音乐活动先后在这里上演,每场演出吸引2000余名观众和游客。
“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7月20日,原生态民歌民乐主题专场中,来自陕西的11位华阴老腔演员,震撼上演了《将令一声震山川》。
“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在原生态的大森林里看到民族艺术走进现代生活,感觉特别赞!”来自北京的观众张浩赞不绝口。
森林音乐会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对塞罕坝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塞罕坝森林音乐会等系列活动,让青山绿水与生态文明发展同频共振,一边是风吹树叶的天籁之音,一边是琴韵笛声的悦耳旋律,这一刻,人与自然相得益彰。
塞罕坝阴河林场,一座巨岩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这儿名叫亮兵台,又称康熙点将台。
传说康熙皇帝在乌兰布统之战胜利后,曾登临此台检阅凯旋的将士。登上海拔1874米的亮兵台,眺望四方,林海浩瀚,壮阔雄浑。
阴河林场场长赵立群介绍:“亮兵台四周都是40多年前栽植的人工落叶松林,现在已经从幼苗长到十八九米高。这一带的7万多亩林海,还只是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一小部分。”
“点将声声随云去,林海滔滔百万兵。”7月,昔日亮兵台,已经成为游人必看景点之一。
今天的塞罕坝,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已有十几年未曾批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如今,塞罕坝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的收入,早已超过林木经营收入。
绿色新价值
塞罕坝上奔腾的骏马 孙阁摄
2018年9月20日,大光顶子山。
这是河北最北界上的一座山。由此向北十几公里,就是内蒙古克什克腾。
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白色的巨大风机矗立山头,叶片随风转动,带来清洁能源,同时成为一道悦目风景。
最近5年,塞罕坝林场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等无法造林的空地,与风电公司联手,建设风电项目。可观的风电补偿费反哺生态建设,为林场发展注入活力。
更新潮的还有。
植树造林者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其在交易市场挂牌出售;碳排放单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塞罕坝的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备案,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全部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收入上亿元。
围绕一片林的多种经营尝试,正是重生之后塞罕坝的发展方向。
“塞罕坝未来的重点工作,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20多年持续关注塞罕坝的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黄选瑞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塞罕坝可持续经营之路。
目前,他的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塞罕坝林业资源进行立地分类与评价,探讨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稳定性。二是科学规划,确定可持续经营目标。
黄选瑞介绍说,未来塞罕坝的可持续经营规划,应该从流域尺度、林分尺度等高一级的层级着手,通过立地分类与评价结果,探索全周期经营模式。
在黄选瑞看来,无论是塞罕坝的重生还是新生,终归要回到四个字:尊重自然。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据测算,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目前已经达到约200亿元。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生态环境的变迁,印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则:“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采访/记者袁伟华李建成陈宝云
执笔/记者袁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