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河南雪松,雪松种植

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工程档案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规划用17年时间(1949-1965年),营造8条总长5320公里的大型国家防护林带(面积11万公顷),营造各种防护林570万公顷,在欧洲部分的东南部固沙造林32万公顷。1949年,“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开始实施,1953年林业部被撤销,该计划随之搁浅。据统计,1949-1953年共营造各种防护林287万公顷,保存184万公顷。1966年苏联重新设立了国家林业委员会,1967年苏共中央发布了“关于防止土壤侵蚀紧急措施”的决议,使防护林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到1985年,全苏联已营造国家防护林带1.15万公里,面积13.3万公顷;营造防护林550万公顷,其中农田防护林180万公顷,保护着4000万公顷农田和360个牧场。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急剧动荡,紧接着苏联解体,防护林大规模营造活动再次中止。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通过大规模营造国家防护林带,营造护田林,固沙造林,形成一个庞大的防护林网,以缓解风沙危害,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是二战后第一个、世界第二个超级生态工程。为了防止干热风侵袭、保护农田和牧场高产稳产,1948年10月,苏共中央公布了“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实行草田轮作,修建池塘和水库,以确保农业稳产高产计划”,也称“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提出背景
俄罗斯大草原地区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本来十分稳定,由于前后约一个世纪的农业开垦活动,到19世纪末,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干旱经常发生,导致农业减产、经济衰退。
早在19世纪,俄罗斯就有了在草原区造林跟干旱作战的思想,然而在沙俄的条件下,土地是私有财产,农业很原始,1898-1907年,固沙造林总共只有5200公顷。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草原区的全部造林工作被迫停止。
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自成立开始,对大草原地区防护林带建设十分重视,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实验造林。1924年,大旱灾发生之后,斯大林要求必须与旱灾进行决定性的斗争,“这将成为我们农业革命的开始”。1931年,苏联召开全联盟对旱灾抗争会议,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广泛种植农田防护林带的决议。1934年,在苏共十七次大会上,斯大林再次强调在伏尔加河东岸营造防护林带的巨大意义。在第2个和第3个五年计划时期,党和政府对这一任务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1938年苏联作出了“关于保证苏联东南部干旱区年年丰收的措施”的决议。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大草原防护林带建设计划再次停止。
在苏联欧洲部分有名的黑土地带区域内,约有8万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拥有耕地1.2亿公顷以上,种植着各种重要的农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是苏联最重要的农业区域。到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该地区开始从二战废墟中重建,大面积的草原和森林面临着干热风和干旱的威胁,一些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荒漠化,农业生产遭受很大损失。
苏联政府对此很重视,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二战后,苏联开始全面重建,大草原防护林带计划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47年,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田防护林带的必要性的决定,成立了林业部。1948年10月20日,苏联部长会议和苏共中央联合颁布了《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实行草田轮作,修建池塘和水库,以确保农业高产稳产计划》,规定自1949年起开始实施。由于该计划是在斯大林亲自过问下实施的,故被称为“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建设规划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中,防护林带的营造一般是由东北走向西南,与中亚沙漠吹来的干热东南风垂直,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带的防风作用,规划任务大体分为以下三部分。
大规模营造国家防护林带。为克服干热风对农作物的有害影响,防止肥沃土壤的飞散,改善气候条件,计划在1949-1965年之间,沿土库曼运河、乌拉尔河、伏尔加河以及顿河、北顿内茨等河流的两岸及分水岭上,营造8条防护林带。每条大林带由2-6条小林带组成,每一条小林带宽60-100米(也有30米的),林带之间的距离100-300米不等。同时采取措施,保护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区和森林草原区已有森林。营造防护林带的树种主要是橡树,适当混植枫、榆、桦、白杨等区域性树种和一定数量的当地果树。国家防护林带的营造,由苏联林业部设立的大规模机器防护林站按计划分年进行。苏联林业部成立了许多地方管理机构,以领导这项巨大的造林工作。
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耕地上营造护田林。护田林带总面积为570.9万公顷,其中集体农庄负责359.25万公顷,国营农场负责58万公顷,其余153.65万公顷是在山隘峡谷和河川分水岭等森林稀少地区,由苏联林业部负责组织力量种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护田林带之间距离为500米,并用横行林带间隔成方形的护林网,每一林网中保护约100公顷的农田。此外,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池塘、蓄水库周围,河道和沟渠两岸栽上树木,以彻底做到绿化大地。
固沙造林。为防止各草原区和半沙漠地区的沙石流动,在欧洲部分的东南部固沙造林32.2万公顷。在森林草原地区栽种松树、橡树、杨树槐树等,在草原地区栽种松树、刺槐、橡树、杨树、杏树等,在半沙化区栽种刺槐、小叶榆、橡树、杨树等。
以上三种大规模的造林结合起来,成为苏联欧洲部分一个庞大的防护林网,总面积达614.89万公顷。这些林带保护1.2亿公顷的农田,相当于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丹麦的领土总和。
同时,发展新的积水事业和灌溉事业。包括开凿运河修建巨大的蓄水库、发电站和灌溉系统;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广泛利用河流建筑池塘和蓄水库,发展养鱼养家禽及灌溉事业;建立新型灌溉渠道。
实施牧草与农作物轮作制,也是农牧业年年稳获丰收的主要保障。其一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作物的稳定性丰收,其二发展畜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三使农业能顺利地向多部门发展,其四消灭病虫害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规划示意图
计划实施
1949年,“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开始实施,在计划实施的最初阶段,防护林营造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1949年完成了37万公顷,超额完成约两倍。1950年的造林计划增加到70万公顷,仅在一次春季植树即超额完成,秋季造林又超过了计划。
据统计,1949-1953年共营造各种防护林287万公顷,保存184万公顷。同时兴修了大量池塘和水库,灌溉条件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许多地方的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畜牧业也得到发展。
随着1953年斯大林逝世和苏联林业部的撤销,这项计划也实际上中止,国有防护林带转由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管理。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显著减少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工作。
1966年,苏联重新设立了国家林业委员会。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1967年3月20日通过一项“关于防止土壤侵蚀的紧急措施”的决定,决议将营造各种防护林作为防止土壤侵蚀的主要措施,再次把防护林建设列入国家计划,使防护林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8个和第9个五年计划重整旗鼓,每期安排74万公顷的防护林造林工作。可惜好景不长,第10个和第11个五年计划的防护林造林分别削减为30万公顷和20.4万公顷。许多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对造林采取了不支持的态度,不愿意拨出土地造林。
到1973年,8条防护林带建成5303公里,总面积9.56万公顷,为在草原和森林草原区建成生态骨架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5月苏共中央通过的“1990年粮食纲要”,又要求防护林保驾护航。到1985年,全苏联已营造国家防护林带1.15万公里,面积13.3万公顷;营造防护林550万公顷,防护林比重已从1956年的3%提高到1985年的20%,其中农田防护林180万公顷,保护着4000万公顷农田和360个牧场;固沙防护林90万公顷,这些林带分布在分水岭、平原、江河两岸、道路两旁,与其他防护林纵横交织,相互配合,对调节径流、改善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起到明显作用。据统计,由于防护林的保护,牧场提高牲畜产量12%-15%,农牧业年增产价值达23亿卢布。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急剧动荡,紧接着苏联解体,大规模营造防护林活动再次中止。从1980年以来,俄罗斯农田防护林建设规模逐年减少,从每年营造防护林11.5万公顷降到1996年的1.8万公顷。
1998年9月为纪念“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50周年,全俄造林农地研究所主持召开科学实践研讨会。会议认为,50年前开始的这一壮举是非常正确的,森林与农地相结合,应成为坚持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俄罗斯制定了《提高土壤肥力联邦专项计划》,其中包含农业用地建设防护林部分。2006年初,俄罗斯政府通过了新的《保护和恢复农业用地土壤肥力联邦专项计划》,对农、林业土地保护及使用、提高土壤肥力等领域加大财政支持。这些措施对俄罗斯防护林营造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俄罗斯可持续发展纲要特别强调:“最近期内,不准完全终止业已起步的保护土壤、防止侵蚀的项目工程,特别是不能停止黑土地的林带建设。”
政策措施
加强组织管理。为保障防护林营造工作顺利完成,在苏联部长会议下设立了防护林管理总局。该机构被赋予以下职能:对林业部、农业部、国营农场部、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防护林营造工作进行管理;对各级机构造林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向政府提交报告;完善所有的新技术实验并进行推广;监督各级防护林营造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各级机关都必须执行管理总局所下达的指示,并按管理总局的要求提供与防护林营造有关的数据和材料。苏联林业部在斯大林格勒、萨拉托夫和乌拉尔斯克成立3个地区管理局分别管理国家大型防护林带。所有国家防护林带的营造工作由苏联林业部负责,同时林业部还承担了护林、禁伐、养林等工作,并定期向部长会议提交报告。
实施政策引导。为加强对“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的引导,苏联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最著名的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奖励营造防护林的法令。
实行机械化操作。为在造林和修建水利设施工作中实行大规模机械化,苏联农业部、林业部于1949-1951年在相关地区设立570个防护林站,其中农业部负责270个、林业部负责300个。农业部的防护林站按照与集体农庄达成的协议,承担准备造林用地、造林、为防护林看护提供支持以及建设水塘水库等工作;林业部防护林站主要承担国有防护林带的营造、国有土地及国有林业用地防护林营造以及固沙造林等工作。所有防护林站使用大量的拖拉机、挖掘机等机械,实行机械化操作。在承担防护林营造工作的国营农场内成立植树造林工作队,并装备各类机械。苏联农业机械部、汽车拖拉机工业部以及其他各工业机械生产部门无条件完成相应机械的生产、保证质量并及时完善更新造林所需机械。
大力培育苗木。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责成林业部、农业部、国营农场部、俄罗斯部长会议、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各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各边境区和州执委会等各级机构,保障在各国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所有的苗圃内种植规定数量的树苗。同时林业部、国营农场部和有关地方分别新建一批苗圃,确保种苗供应。
强化科技支撑。早在工程实施前夕的1948年初,苏联科学院就开始农田防护林种植的科研工作,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研究造林所需要的木本植物灌木的形态及外表构成,生态学、生物学和造林学上的特征;二是明确造林各区自然地理特征及特殊性;三是阐明造林范围内数量很多的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是明确各处的动植物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五是订定草原造林工作机械化的科学基础。同时,科学院又派出森林、土壤和地理各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去,协助解决有关线路测定问题。除了科学院,科学调查研究工作还有许多机构共同参加,以保障“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的建设质量。




河南雪松,河南蜀桧,优质雪松,优质蜀桧,雪松小苗,雪松基地,雪松种植,雪松绿化,全国发货,量大从优_河南万亩雪松基地13523966613 https://www.xuesongtree.com/

相关文章

+8613523966613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